顶部附加地震作用是建筑顶部局部结构的一种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方法分为两种:反应谱-1剪力法和反应谱模态分解法,现行抗震规范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是:-1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它和-1剪力法有什么区别,抗震规范中计算地震作用采用三种计算方法: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1、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振型阶数越高振型反应越小在模态分解反应谱法中,模态阶数越高,模态响应越小是正确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介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多自由度体系地震作用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单自由度体系的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和振型分解原理,求解各振型对应的等效地震作用,然后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组合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从而得到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作用效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一般可视为计算两类地震作用:不考虑扭转效应的水平地震作用和考虑平扭耦合效应的地震作用。
2、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有几种计算等效水平地震作用就是分别用水平和垂直两种方法计算地震作用。具体计算方法分为两种:反应谱-1剪力法和反应谱模态分解法。地震作用的计算是结构抗震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自1989年以来,中国采用了按频繁发生的小地震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世界主要抗震国家和我国78抗震规范都采用了按设防烈度中等地震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随着抗震规范在修订、发展和使用中不断暴露出各种问题,学术界和工程界多次提出恢复按中震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为了解决现行抗震规范和其他结构设计规范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随着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2004年编制出版的《建筑工程抗震性能设计通则》采用了按中震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在介绍两种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我国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研究方向。
3、如何采用 底部 剪力法计算多层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是如何...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1条计算。墙与墙之间的分配方法如下:楼板地震剪力在墙与墙之间的分配,楼板地震剪力Vi是作用在某层楼板上的剪力。首先要分配到同一层的墙体上,然后把每一面墙上的地震剪力分配到同一面墙上的某一个墙段上。这样,当墙或墙段的地震剪力已知时,就可以用砌体结构的方法来校核墙的抗震强度。
1.二层地震剪力Vi分布原则。墙壁的横向刚度3。侧楼地震剪力Vi的分布1。对于刚性楼板,当抗震墙的高度材料相同时,楼板的水平地震剪力可按抗震墙的截面积比Vim=ViAim/Ai2进行分配,对于柔性楼板,当楼板上的重力荷载均匀分布时,每道横墙所承受的地震剪力可换算成按两侧覆盖墙与横墙之间楼板面积的一半比例进行分配,即Vim=ViFim/Fi3。对于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楼板的房屋,楼板的刚度介于刚性和柔性之间,既不能假定为绝对刚性的水平连续梁,也不能假定为多跨简支梁。
4、计算地震作用的 底部 剪力法适用于什么情况对于高度小于40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和质量沿高度均匀分布的建筑物,可采用-1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顶部附加地震作用是建筑物顶部局部结构的一种计算方法。这些结构不能形成结构层,但具有明显的质量和高度,在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效应。因此,在结构分析中使用附加地震作用来计算整体结构。顶部附加地震作用是建筑顶部局部结构的一种计算方法。结构不能形成结构层但有明显的质量和高度,在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效应,因此在结构分析中采用附加地震作用来计算整体结构。
5、什么是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它和 底部 剪力法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模态分解反应谱法?它和-1剪力法有什么区别?现行抗震规范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是:-1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适用条件:1,高度不超过40米,采用剪切变形。抗震规范中计算地震作用采用三种计算方法:底部 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适用条件:1。高度小于40米,主要是剪切变形和质量、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的结构,以及类似单点系的结构,可采用-1剪力法计算,2对于上述结构以外的建筑物,应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3对于规范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甲类建筑和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又称规范法,适合大量工程计算。有两种方法:侧向刚度法和总刚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