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气 > 知识 > 太阳光线,太阳的光线可以照到多远

太阳光线,太阳的光线可以照到多远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23 14:38:07 编辑:去装修 手机版

1,太阳的光线可以照到多远

太阳光可以照射多远 ?太阳诞生至今已经有45.7亿年了,太阳的光在宇宙中传播了多远呢?它还会传播多远呢?我们凭借肉眼能够看到太阳的最远距离是多少呢? 00:00 / 04:38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太阳的光线可以照到多远

2,太阳一直照耀着地球为什么早上太阳出来的光线还需要八分钟才到地球

用“太阳一直照耀着地球”来形容是不恰当的,太阳不是因为地球而存在,地球是行星,是太阳(恒星)捕获的卫星,哪怕地球消失了,太阳也一样向宇宙中发射自己的光线,而太阳发出来的光线不存在特定方向,之所以要8分钟才能到达地球,是因为光在真空中传播需要时间,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需要光传播8分钟。太阳一直照耀着地球?严格来讲,太阳是一颗恒星,它漂浮在宇宙中,向宇宙中发射光线,而地球只是太阳捕获的一颗行星,也可以称其为卫星,众多行星与一颗恒星组成一个星系,太阳所在的星系为太阳系。所以,太阳并不是一直照耀着地球,只是因为地球被太阳捕获,而太阳向宇宙中发射光线,一部分光线被地球挡住了而已。此外,太阳光可以被遮挡和反射,比如日食,当月球转动到地球与太阳之间,三者成一条直线时,太阳光就会被遮挡,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日食,但因为地球和月球的自转、公转,这种天文现象比较短暂,如果月球足够大,自转和公转足够慢,它就可以完全阻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所以,太阳并不能一直照耀着地球,它的存在也不是为了照耀地球,人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太阳光线,只是偶然进化获得的能力。为什么早上太阳光需要八分钟到地球?在前文中提到了,太阳的光线不会因为地球的存在或消失而改变,太阳是恒星,它源源不断的向宇宙中发射光线,但光线并非万能的,它可以被阻挡,在真空中传播也需要时间,太阳产生的光线照射到地球上,被地球所阻挡,这期间的距离需要光“走”8分钟,太阳发出的光从太阳上出发,到达地球上被人们观测到,所需要的时间是8分钟。此外,太阳光是太阳源源不断产生的,不会因为地球上时间的变动而改变,早上、中午、晚上、夜间,地球收到的太阳光时间虽然存在细微差异,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们早上看到的日出光线只是基于地球自转、公转的原因,太阳光照到地球上位置的改变造成的。太阳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而太阳是恒星,它漂浮在宇宙中,发光时不会像手电筒朝着某一个方向,而是直接向周围散发光线,作为太阳行星存在的地球,自然能够接收到太阳散发出来的光,而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的速度为300000KM,这也是人们用来形容天体之间距离的常用单位,所谓的8分钟可以理解为太阳光在真空中传播了8分钟,才能够到达地球。此外,太阳光是电磁辐射的一种,这种辐射对在照射地球上时,会被地球磁场和大气层阻挡、过滤,人们看到的阳光虽然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危害,但除非是特殊过敏体制,不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结束语: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宇宙中散发光,不管地球是否存在, 只要太阳一直存在,这种光就会一直向宇宙中发射,地球只是恰巧处于太阳系中,恰巧诞生了人类,人类也恰巧进化出了能够识别太阳光的视觉器官,这才能够看到、感知到阳光的存在,而光线的传播存在速度极限,所谓的“8分钟阳光”,只是从太阳发射光线传播到地球上所需要的时间而已。

太阳一直照耀着地球为什么早上太阳出来的光线还需要八分钟才到地球

3,谁知道一年四季中太阳光线的倾角分别为多少啊啊

1.昼与夜的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严格来讲,太阳是一个点光源,即太阳光是从一点发出的,但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十分遥远,当太阳光达到地球表面时,光线几乎是平行的了。平行光照在不透明的球体表面上,有半个球面可以接受阳光照射,形成白昼,而阳光照射不到的半个球面则为黑夜。图中的虚线是昼与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是与太阳光相垂直的大圆圈。2.日常生活中24小时的昼夜交替,缘于地球的自转(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会有昼夜的交替,但周期不是24小时)。直觉告诉人们,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其实,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由于我们也在随着地球转动,因此并不感觉地球在运动,相反,看到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运动。教材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人们看到的太阳的运动,反映的是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3.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本部分的活动内容中,设计了北京的畅畅与纽约的姨妈互致问候的情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畅畅白天要向姨妈道晚安。图1.18说明,纽约此时位于夜半球,而北京位于昼半球。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转播在国外举行的各种国际体育比赛,就要考虑时间的差别。4.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角度是不变的,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5.图1.19出现了回归线和极圈,需要了解回归线和极圈是如何确定的。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为66°34′,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26′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度上,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所以北纬23°26′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正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至23°26′ S这条纬线,这条纬线被称为南回归线。当太阳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在南纬66°34′以南和北纬66°34′以北的地区,会出现一天中太阳不升(极夜)或不落(极昼)的现象,所以,把这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极圈和北极圈。可见,赤道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是由天文原因形成的。6.图1.19“地球公转示意”解读。这幅图说明了两个大问题。第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包括轨道、方向、地轴倾斜状态、与太阳相对位置等。第二,不同季节,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图中显示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处,有一个文字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以及北半球相应的季节。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便于清晰、直观地说明四季变化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字框中出现了“直射”这个词。所谓“直射”,就是指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为90°。对于等量的太阳光来讲,太阳光线与地面的交角越大,单位面积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多,气温就越高。如果按照图中给出的时间排一下顺序(3月22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可以大致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是怎样移动的。需要说明的是,教材在处理四季形成内容时,尽可能做到浅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7. 图1.20“地球上的五带”解读。这幅图说明了三个问题。第一,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第二,各带内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和气候最明显的特征。教材设计了三位生活在不同地带的儿童,用他们的语言来描述当地的太阳照射情况,比较亲切。在儿童的表述中,出现了“正午”一词。所谓“正午”,就是中午12点钟。就一天而言,正午的太阳升得最高,不同纬度,正午太阳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在有太阳直射的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很高,就像热带地区小朋友说的那样“总是照在头顶上”。第三,我国在五带中的位置。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温带,从气候来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8.“地球的公转”部分的“活动”,第二题是使学生掌握说明一地四季变化的思路。四季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有天文因素(如太阳照射情况),也有地理因素(如地形和气候状况)。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只考虑天文因素,因为实际季节的划分,是在天文季节基础上的调整。一般分析季节的变化,主要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入手。本题目中的前两小题,引导学生回忆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来证明夏季是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冬季的情况与之相反。第三小题,归纳出分析的思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该地得到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进而反映出四季的变化。

谁知道一年四季中太阳光线的倾角分别为多少啊啊

文章TAG:太阳太阳光线阳光光线太阳光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