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碉楼有怎样的建筑特色?客家建筑中的“九厅十八井”是怎样的?“九厅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土楼、九厅十八井和围龙屋三种典型代表之一,广泛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客家地区,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建筑。
1、赣南的客家围屋形状多为什么形?方形。客家围屋,又被称为围村、围村屋、围屋村、土围、水围、围堡、客家围等,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客家围屋大多以围字命名,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围屋(围村)的类型主要有围楼、围寨、围龙屋、四角楼等,在形式上主要有方形围屋、半圆形围屋、圆形围屋。
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人一直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古代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围屋、走马楼、五凤楼、土楼、四角楼等,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2、台湾传统建筑介绍?台湾传统建筑?建筑反映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空下的文化,因此文化交流的现象也可以在建筑的面目上发现。台湾的传统建筑主要源自于闽南及粤东,自从明郑清初后,人口逐渐增加,台湾南北形成不同口音的移民区,其分布方式与闽粤故乡不同。基本上,宜兰地区多漳州移民,台北地区呈现多样混杂情形,桃园台地多漳与客,彰化漳泉客并存,高雄与屏东一带则泉、漳与客家交错。
清代台湾建筑材料与技术多仰赖闽粤。而屋主较信赖同样口音的唐山师傅,造成台湾的建筑文化中地域性之特质。影响所及,在台湾各地形成居民祖籍与建筑风格互相对应之关系。然而经历一段时间,自然风土之影响就显现出来,因此在材料及构造上发生变化,所谓因地制宜与就地取材。外观方面来说,屋顶的坡度也较缓,屋脊曲线较含蓄,雕饰呈现重点分布,装饰有走入繁琐之倾向。
3、客家的“围屋”和“土楼”是同一种建筑吗?不是同一种建筑。客家围屋狭义的围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广义上的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椭圆形状的。土楼,就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
一、材质不同1、围屋:砖瓦结构与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另外还有花岗岩条石结构(如江西龙南龙光围)。2、土楼: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
4、客家文化:广西客家围屋格局是怎么样的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着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一:砖瓦结构。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5、客家建筑中的“九厅十八井”是怎样的?“九厅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土楼、九厅十八井和围龙屋三种典型代表之一,广泛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客家地区,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建筑。九厅即指门楼、下、中、上、楼上、楼下、左花、右花、天厅等9个正向大厅,十八井包括五进厅的五井、横屋两直各五井、楼背厅三井。
其厅、井布局科学合理,各厅各有功用。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接客会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家族聚居,集政、经、居、教于一体。与土楼强调平等,淡化等级辈分的居住模式不同,九厅十八井式建筑十分强调“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
6、客家碉楼有怎样的建筑特色?在粤东、粤北以及河源、惠阳、深圳和香港等地区所见的客家碉楼,大都与围楼、围龙屋或“斗廊屋”结合在一起,且多为四角楼。唯独在粤北始兴等地区可见独立存在的大型碉楼,建筑占地面积200~400平方米不等,有四五层高。碉楼内有天井和水井,有的还设有祖堂。每层楼均为通廊式单间房,有木楼板和走廊。外墙用大卵石和青砖砌筑,厚1米有余,特别坚固。
7、大万世居——深圳坪山古堡式客家围屋建筑大万世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大万路33号坪环社区西南的客家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为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共有房屋400余间。大万世居的内部格局,是由九条大街、十八个天井、八个楼脚,外加四周相互贯通的走马楼串联而成。在大万世居的大街小巷,都是四通八达、南北格局对称。
围龙屋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4个大字。大门前有禾坪和月池,后有沙墩陂,蓄水、灌溉、防洪三位一体,围墙六米多高,四边合围,周长约500米,由三合土夯成,墙顶设走马廊,号称“十阁走马廊”。又有三层高碉楼分布四周,且枪眼广布,四周围厚约80公分的院墙,墙外有护城河,围墙四周有碉楼,整座建筑物前有半月形风水物池。正墙有三门,中门为牌楼,牌楼上装饰飞檐及灰塑,木构件雕刻精美,左右又有两侧门,有中门经过门楼进入庭院,正中为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