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 > 问答 > 打散重构,谁画过打散构成的作业咯或者是书上有好看好画的也行发给我咯

打散重构,谁画过打散构成的作业咯或者是书上有好看好画的也行发给我咯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9 23:52:30 编辑:五合装修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谁画过打散构成的作业咯或者是书上有好看好画的也行发给我咯

打散重构:打散物体原有基本形,使其重新生成另一种形态的图形。看下下图,可以理解为把字母打散,使其组合成琴键与音符。

谁画过打散构成的作业咯或者是书上有好看好画的也行发给我咯

2,打散重构是什么样的求具体和图片

打散重构又叫分解重构,也就是将具体形态打散开来,取其有代表性特征的部分作为构成元素(可以是整体外观,也可以是局部形态、剖面,甚至是微观细部)然后按照一定形式重新组织构成新画面的一种装饰画构成方法。 这是打散到重构后的图片:

打散重构是什么样的求具体和图片

3,求大神帮忙解答一下这算是打散重构吗

不算吧……只不过是在背景的漫画图片上加了个蒙版嘛~很好做的~
不算的
不是真的不是,你请教高人吧
不算吧……只不过是在背景的漫画图片上加了个蒙版嘛~很好做的~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求大神帮忙解答一下这算是打散重构吗

4,求林徽因九十九度中的作品分析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林徽因采用了现代建筑上“打散重构”的原理作为《九十九度中》的结构方式。“打散重构”是现代造型设计的艺术用语。它的含义是:先对原有形态进行科学分解谓之“打散”,然后又将分解而成的各元素按照新的美学构想重新排列、组合出与原型完全不同的新形态谓之重构。小说《九十九度中》包含五组人物画面:挑夫、卢二爷、张宅、车夫、阿淑。这五组画面是作品的原有形态,作者一开始就“五子登科”般将五组画面依次推出,每推出一个画面旋即又用分离的笔触将画面打散:   “挑夫”被分解为“进城-讨赏—喝酸梅汤-暴病-死亡”   “卢二爷”被分解为“找餐馆-闲聊-居家百无聊奈”   “张宅”被分解成“备寿-白日庆诞-夜宴”   “车夫”被分解成“讨债-打架-被捕-入狱”   只有阿淑结婚的事件一气呵成,保持了时间上的连续。这个事件被作者的匠心安排在中心位置,犹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凌空的蜃楼,成为整齐统一中的一个变音。其它分解的四组画面事件在尔后的叙述中不是紧贴在一起、而是穿插在其它同样被分解的事件中进行。它们之间的交替出现在逻辑上似乎没有关联关系,这样就导致了读者对同一事件的思维间隔和视觉联想的中断,人们看到的只是即兴式的充满直觉和灵感的片断,从而感到扑朔迷离。   打散以后再链接重构使得小说《九十九度中》有如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卷轴画《清明上河图》一样,你无法马上把一个事件看明白,只能相继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看。只是,已经中断的事件会在另一个事件的缝隙中透显出来,就象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透显出来一样明朗随意。这种在似乎没有联系的元素之间进行强制性联络的手法给人强烈的跳跃感和飘忽的美——作者之心未必然,但读者之心何必不然。将这些画面有机地链接在一起并激活窗口的轻灵一点是作者的情感鼠标。交错切换的画面展示了两类人迥然不同的两类生活图景:挑夫、车夫、丫环——劳动人民系列——他们的命运是病死、坐牢、挨饿;卢二爷、张老太太、阿淑——富贵人家系列——他们的生存状态是空虚无聊、挥霍无度、因循守旧。我们可以发现,所有漫散各处的事件元素都被一个内在的东西辖持在一个整体之中,达成一致,从而使你得出强烈的统一印象: 30年代的中国“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社会现实和主人公对攘攘众生的人文关怀。可以说,《九十九度中》没有完整地刻划一个人,却速写了那个时代的所有人;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却通过世态百相告诉了我们无数个故事。就作品而言,抽象的艺术与现实的内容呈现出近乎完美的融合趋势,其它的一切诸如客体原味的东西以及林徽因本人的理性直觉和天赋的才情都在艺术重构的层面上得以延伸和展开;从受众角度而言,艺术的打散重构手法使小说产生了极大的跳跃性和不稳定性,我们因此更能产生对30年代生活本身的不稳定性的真实感受。   在打散重构的操作中,林徽因特别善于撷取一个画面唤起整个时空,这使得作品呈现高度浓缩的理趣。对此,我们从作品对30年代北京故都日常生活的扫描中可见一斑。   为着六十九年前的今天。六十九年前的今天,江南一个富家里又添了一个绸缎金银裹托着的小生命。经过六十九个像今年这样流汗天气的夏天,又产生过另十一个同样需要绸缎金银裹托的生命以后,那个生命乃被称为长寿而又福气的妇人。(6)   这是一段凝百年于一瞬的文字。这段话蕴含了绵长的历史信息。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锦绣簪缨之家,这一天是张老太太的七十寿辰,天热酷不可挡。老太太因为曾经生育过十一个儿女,出色的完成了封建大家庭传种续嗣的任务,所以得以象《红楼梦》中的贾母一样享受着这个家庭至高无上的富贵……林徽因用诗一般凝炼含蓄的笔触在历史的章页里卷进了七十年的穿插,句式的回环复沓以及内涵的绵延缠绕更平添了音乐的整饬。   除了时间的浓缩,小说中还有一段同样精彩的空间浓缩:    本来准备着对付赖帐的巴掌,立刻打到了王康的老脸上了。必须地扭打,由蓝布的小摊边开始,一直扩张到停洋车的地方……呼喊的声浪由扭打的两人出发,膨胀,膨胀到周围各种人的口里……(7)   两个被生活吞噬了物质也吞噬了灵魂的人力车夫,一个出于讨帐,一个出于赖帐大打出手,打得人群蚁聚,交通阻塞,店铺关门,巡警脱岗,军队离席,打得“犁尖翻起草根的土壤”(8)、白炽的阳光飞溅成红色的火焰——这样一幅翻天覆地的打斗场面竟被林徽因轻轻一敛,便收缩成了诗的不盈一握、被她天马行空的灵感移写成了一曲“掌心里波涛汹涌”(9)的歌。于刹那间问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林徽因浓缩了空间,跨越了时间,大大扩展了对象的内涵和外延。   笔者认为,《九十九度中》的打散重构的艺术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上,这种文化意义超出了其时将小说作为服务于社会的工具和人际交流作用的普泛意义而呈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林徽因怀抱新月派、京派、现代派的三弦,以出世的姿态,写入世的文字,她不仅仅把小说当作艺术的“手段”,也把小说视为了艺术的本身,这是使她在现代文坛脱颖而出且在文学史独占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粹美宁静的诗   与其说《九十九度中》是一篇小说,勿宁说它是一篇粹美宁静的散文诗。林徽因在匠心运营打散重构的“不和谐”的同时,又通过诗意的升华将精致绮丽的和谐照鉴其中,营造了“不和谐”中的和谐。诗的想象,诗的凝炼,诗的理趣乃至诗的节奏种种诗元素如同一架钢琴上的各个键子一样在她指下轻快地组合跳动,播下一串串精致的宁静,一丛丛繁复的粹美。   《九十九度中》并无特别高深的思想却涵含着秀逸蕴藉的情感和精妙灵性的想象。作者的感情直接从心底的醴泉中流淌出来,走家串巷地与芸芸众生进行对话,其想象将炎炎烈日流动成生活的颤音,将抱不拢的人生燃成新鲜的颜色。林徽因凭着诗一样的性情、爱好和卓绝的美术素养结构着小说,通过熙熙攘攘的现实人生创造了有机的艺术人生。林徽因敏感而美丽的心灵“犹如一架大钢琴的复杂的琴弦,对于琴键的每一触,不论是高音还是低音、重击还是轻弹,它都会作出反应”(10)。小说写阿淑的对象是“庸俗的典型触碎她那一点脆弱的爱美的希望”,写慧石的伤感“像被电击一样,触到伯伯眼里蕴住的怜爱,一股心酸抓紧了她的嗓子”(11)。“希望”、“怜爱”是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心灵的活动不具备物质的可视性,他人无法以外显的方式厘测它,可是经过作者“触碎”“电击”“蕴住”“抓紧”的艺术修饰,不可见的东西就得以象一块强烈的色彩或一段凄婉的音乐一样骤然打入读者的心灵而无需再加以解释。小说的叙述语言是诗化的:“今天又是这么一个笑嘻嘻的小姐,穿着一身软”,一个“软”字,给我们留下美的无限空间;“圆一张,方一张,满壁动人的娇憨”的表达使墙上的照片不再没有生命;“刘太太的花油纸伞在日光中摇摇荡荡地迎着风”“门口的洋车像放大的蚂蚁一串,头尾衔接着放在街沿”(12)等,谁能分得清是属于小说还是属于诗歌亦或散文的话语?小说的语言常和着音乐的节奏:“脚与腿,腰与背,侧脸、眼和头发,全映入老卢的眼里”,“生育,病痛,兵乱,行旅,婚娶,没规则地纷纷在记忆下掀动”,“茶碗,茶缸,施茶的人家,碗,碟,果子杂乱地绕着大圆篓”(13)……参差变化的句式,短促鲜明的旋律,使作者的感情随着画面极富音乐感地流动起来。   林徽因是一个富有情调的艺术家但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艺术家,她的创作“一出手就表现出难得的艺术上的节制和宁静”(14),在《九十九度中》我们感觉不到她在高朋满座的生活中那种口若悬河、锋词辩语的气势,所见的只是“一个女性的细密而蕴藉的情感,一切在这里轻轻地弹起共鸣,却又和粼粼的水波一样轻轻地滑开”(15),虽不能让人一下解读作品的全部,却能凭借灵动、纤巧的语句牵引有心人走进画面,产生一种归马不如戎马逸的喜悦。    不少论者注意到了《九十九度中》所展示的画语色彩:“一个女人骑着自行车,由他左侧冲过去,快镜似的一瞥鲜艳的颜色,脚与腿,腰与背,侧脸、眼和头发”,但却忽略了紧接着的后一句“女人谁又不爱?难道你在街上真闭上眼不瞧那过路的漂亮的!”脱口而出的议论看似透明,却不无戏谑,更蕴含着一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女性情怀。林徽因的这种话中有话的表达即使在展示惨痛的人生时也不例外。小说的结尾作者就是用“他已想如何去捐募点钱,收殓他朋友的尸体。叫孝子挨家去磕头吧!”(16)传递了“挑夫死亡、无钱下葬、孝子乞讨、朋友帮忙”的宽泛信息。所有这些个体的情怀和客体的信息都只是包蕴在文字的内语境中,林徽因的感情是含蓄内敛的,哪怕在展示最自由的内心世界时也是如此。小说里的阿淑暗恋着表哥逸九,而逸九却暗恋另一个叫琼的女人。琼此时已死,阿淑正在他嫁。在情与理之间,理的绝对强大足以让情绝望,无论是活着的阿淑还是死去的琼,她们与逸九之间的爱情都已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可是婚礼进行中的阿淑仍痴痴地幻想着逸九来救她:“临刑也好,被迫结婚也好,在电影里到了这种无可奈何的时候总有一个意料不到快慰人心的解脱……恋人骑着马星夜奔波地赶到……”(17),而被她巴望的逸九这时也在另一处酒楼思念着已故的心上人琼:“活泼、美丽、健硕,全幻灭在死的幕后,时间一样的向前,计量着死的实在……”(18)近在咫尺,远在天涯,一般苦,两样愁,二人惊人相似的怀旧心绪虽不似莱蒙托夫的爱情诗“冷落的殿堂总还是庙,推倒的圣像依然是神” (19)来得撼人心魄,但惟其如此,才生成了林徽因小说独特的宁静和节制。   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伏尔泰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也应该把它创造出来”(20)。林徽因创造了一个自己的文学上帝。她的小说没有象社会的前卫们那样发出狂呼呐喊,没有象救世主一样开出拯世良方,但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却因为她诗化的表达而调整了原有的价值,变得新鲜,变得生动,变得精致,变成了生命的活体。在林徽因的身上汇聚了太多的知识和才能,厚积薄发的结果,《九十九度中》有言语所能照明的部分,更有言语所不能照明、无法用言语解说的部分。但无论如何,作者对现代文学的建树是卓越的:诗画交辉的艺术设计解构了《九十九度中》作为传统小说的独立意义;建筑重构的手法、诗歌照鉴的匠心又制造了美的距离,她在传统的写作中注入了现代性,为我们提供了小说艺术生成的有益尝试。

5,素描中打破重构是怎么一回事

打破,重构,也就是打散,重构,打破形体正常的空间结构关系,图形图底关系、疏密关系、主次关系、节奏关系等~~用不同的新的视点和图形元素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1 几何图形训练 2 边缘图形训练 3 图形的感受 来自 http://wenwen.soso.com/z/q122473631.htm精华知识

6,平面构成打散重构图片

平面构成练习——打散重构打散重构:把一个完整的形象分成若干个部分,打破原来的结构关系重新组合。 一般LOGO也经常用这种方式构图。 小心得:1、把原型等分成若干部分,再重新组合(群化组合的逆向思维)2、从原型挖出一个图形(最好是对称图的一半),移到边缘进行正负构图 3、在原型中间或两边切出一个或几个图形,再重新组合。

7,汉字设计原则对字体设计有哪些作用

一般来说,汉字的外在“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它不但是被创造出来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且汉字在现代设计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视觉传达作用,主要表现在汉字设计在当代设计中应用极为广泛,特别在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现代汉字设计的原则与技巧汉字的传播方式独特并具有意味,特别是以别具一格的字形传递信息,汉字的表意特性尽显无遗。汉字作为现代视觉传达中重要的元素,通过高度概括、简洁洗练的图形营造全新的视觉体验,信息传达更加迅速、新颖、独特,使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汉字所传达的信息与意义,形成视觉效果与思想感情上的互动碰撞。现代汉字设计应把握的原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易于识别、便于应用在视觉传达过程中向受众准确迅速地传递信息是汉字的主要功能,汉字设计对整体诉求的效果有较高要求,以传形达意的形式表现清晰明了的视觉印象。汉字设计的字形富于形式美感固然重要,如果失去了文字的可辨识性、令人费解,达不到清晰的传达信息目的,那么设计是失败的。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和传统书法的诉求点不同,字体设计要求具有很强的商业性,满足商业活动中信息传达的实用需求;而书法则更多地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感,以艺术审美为目的,书法本身特别是草书对文字识别性的要求不高。汉字设计如果偏向复杂、难以应用、极度变形就容易引起歧义或者难以辨认,这种做法与现代传播的目的背道而驰,是信息传播当中的败笔。形态流畅、结构紧凑汉字设计的美感与书法间有微妙的联系,都讲究文字的骨架结构,不仅在设计中要注意文字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还要讲究每个字符体量大小的匀称,每个字符之间需要关系和谐。讲究字体骨架和结构组合的美感在书法艺术中尤为重要,汉字设计也需要注意字体间架结构的处理,形成优美流畅的整体感。结构相当于文字的骨架,不管怎样改变字体笔画的形态,都应当对文字结构的疏密进行仔细推敲。如同绘画人像一般,只有文字的骨架得到疏密得当、均衡舒展的处理,笔画的肌肉才能严谨合理地附着上去,从而形成优美流畅的文字造型。简化、再简化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心理学新论》中提道:“文字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把形象标准化和简化的要求,促使文字变成了某种具有简单明了的视觉外观和易于书写的样式。”汉字最基本的特征是象形,这种象形不是对事物最真实的描绘,而是通过把握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用洗练浓缩的符号直接对隐藏在事物表象之下的本质进行表现。汉字的象形对事物进行了简化和抽象的处理,在现代汉字设计中应将它们更进一步简化,以更简练的符号和形式挑战汉字的认知极限。美观大方、富有情趣当今时代的发展对美有更苛刻的要求,一个不具美感的作品根本无法吸引大多数观众的眼球。如生活中的客观事实一样,对长相好看的人我们总是会多看几眼,在汉字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也是字形的美观,只有字体本身具备了现代审美的特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需求,才能在处处充满视觉冲击力的世界中脱颖而出。 推荐阅读:汉字设计技巧!图形化表现形式字体设计的对象是意象化或者较为抽象的汉字符号,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多用理性化的形式体现设计品位与情趣,对汉字对象的内在含义与外在形态进行理性化的分析,植入能引起观者情感共鸣的元素,结合在文字的态势、笔法或者结构当中。从形态上入手 -- 整体变化汉字的标准字体是方块状的,可以在创作时改变方形的形体。将汉字字形作拉长、压扁、倾斜、跷脚、轮廓变形等的改变。①其中拉长就是把方形的字变成长方形,如汉字字体中的长宋和长美黑;②压扁则为把字体进行垂直线上的压缩,如现代字体中的一些扁体字;③倾斜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向左倾,二为向右倾。其中右倾是顺势,符合人的由左至右的视觉流程,产生具有动感和流畅感的效果,而左倾则是逆势,有悖于视线的流向,但是能创作出一种险峻雄奇的视觉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字体形式;④跷脚的做法为在字体的水平线上(横轴)向上下进行倾斜移动;⑤轮廓变形,即是改变字体的方形轮廓,由圆形扇形、甚至菱形等几何形态取代字体的方形轮廓,这种字体的写法可以由单个的汉字构成,也可以由字群集合构成,形成一套新型字体。从笔画上入手 -- 笔形变化汉字的形体由基本笔画组合而成,根据汉字书写的线路和笔势,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点、横、竖、撇、捺、提、折等最基本的类型。改变汉字笔画的形态和样式,变动调整笔画见的搭配关系都可以达到改变字体造型的目的。改变字体笔画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改变笔画的形体样式。比方说倾斜的笔画转变为弯曲的、弯曲的笔画变为垂直的、垂直的笔画则变化为弧形状态等。②改变笔画的大小和比例,或拉长缩短,或改变比例。③笔画装饰,即用各种图案、绘画、其他物象等元素对笔画进行修饰。④笔画本身质地的置换,不改变字体的原有面目,只是通过改变笔画原有的质地达到变化表意的目的,如保留笔画的轮廓线,笔画内部用其他元素进行置换。⑤断笔和连笔,在字体设计中二者往往同时结合运用。运用此方法时要注意着重分析字体的内部笔画,既要考虑字体内部的连断笔,又要照顾每个汉字之间的连接,笔画之间要相互协调呼应,力求自然合理,摈弃牵强生硬、生搬硬套的设计做法。从构字的空间上入手 -- 虚实变化这种创作方法是通过改变单个汉字中的笔画空间分布及字群之间的空间位置达到的。主要分为:①笔画的打散重构,即通过笔画之间的重合与交叠,形成大小、疏密、远近等层次,将平面的汉字纵深化。②共用笔画,即利用字体间相通的笔画将字与字连成一体,形成一种连绵流畅的体势,改变原有的空间分割关系,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汉字笔画的繁冗。③创造立体感,即利用人的视觉规律,把原有的平面化的字体造型转化为立体的形式,在视觉上把字体由二维空间带入三维空间。从添加图像上入手 -- 置换将文字和图形相结合,采用新的形式和介质能更有效地缩短设计与观众之间的视觉与知觉路程,两者的结合所形成的新概念能赋予图形一种特殊含义,有别于它们在未进行设计之前所传达的意思。将文字进行图形化的处理,把文字的形体作为图像看待,以文字的“意”作为进行创作时的主导,在造型上拓展强化“意”的表现,用文字之“意”限制规划字形的变化。以上做法都是代汉字设计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图像化表现的方式能丰富文字的内涵和图形特征,准确形象地传达信息,也能有效表达设计者的主观情感。汉字的形态与意义经历了从古至今的演变,浸透了无数创作者的心血和努力,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传达着中国风韵,展现东方神奇瑰丽的奇特魅力。 推荐阅读:汉字创造!体现的设计思维与构成法则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 让左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 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 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 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8, 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 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9, 画短撇长 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画长撇短 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画短直长 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 13,横长直短 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直长 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 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 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 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 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 有数横或者数竖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两平者,左右宜均 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騵 22,三合者,中间务正 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 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 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出主笔,协调统一。如:章、意、素、累 25,左边小者宜齐上 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边小者齐其下 右偏旁小的字,右边笔画应靠下或与左边下部齐平。如和、知、细 27,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 在字的四周出现相同的笔画,应排列整齐,大小相当,形成包围。如:嚣、器 28,内四叠者,布置匀密 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 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 、 乜、此 30,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 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 有斜捺的字,要藏锋入笔,回锋收笔。如:丈、尺、史、又 32,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 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如:武、成、或 33,横戈不厌曲 有卧钩的字,其卧钩要弯曲圆润,切忌细长直挺。如:恩、息、必、志 34,伸勾贵抱持 有竖弯钩且呈下包上的字,其竖弯钩要尽量向右伸展,以便包住被包围的部分。如:勉、旭、抛 35,承上之人,正中为贵 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36,呈勾之势,退缩斯宜 左右结构的字中,竖弯钩居左时,应缩小让右。如:鸠、辉 37,马齿法其拏钩之锋注射四点之半。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有横四点的字,横点的折钩的钩尖应指向二、三点之间。如:鸟、马 38,上平之字,宜齐首 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 39,下平之字,宜齐足 笔画靠下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 40,重捺者,须有缩有伸 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 41,叠趯者,当或挑或驻 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 42,上下钩趯者,下钩明而上钩暗 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 43,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伸 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收,仰钩要放。如;冠、寇、宅 44,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 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 45,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 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 46,右占者,右不妨独丰 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施、腾、靖 47,左占者,左无嫌偏大 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 48,左右占者,中宜逊 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 49,中间占者,中独雄 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 50,上下占者中小 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 51,纵腕宜典劲 背抛钩的书写要弯中带曲,圆润有力。如:风、飞、气 52,横腕贵圆隽 竖弯钩的书写要求竖直钩圆,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 53,纵撇恶鼠尾 竖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要避免末端细而无力。如;庭、居、底 54,联撇恶排牙 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要有大小变化。如:友、及、反、皮 55,三撇法,以下撇首,顶上撇之腹 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依次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 56,三点法,一下点提锋与上点驻笔相应 三点的写法,第三点的出锋应与首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 57,卜字直勿偏,与上截中部相对 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足、走 58,土字直勿偏,与下截左紧正对 老字头中竖是字的中心。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者、老、考 59,错综者,贵迎浪穿插而恶纷纭 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如:繁、馨 60,缜密者,宜布置安排而嫌挤杂 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如:继、缠 61,当悬针而垂露,则无韵 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如:车、申、中、巾 62,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 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 63,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 倾斜型体的字要找准折画和撇画的中心位置,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64,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坚 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 65,字本瘦者,其形勿短 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耳、贝; 66,字本矮者,用笔宜肥 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如:白、工、日、四 67,盖下之法,撇捺宜均 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金、命; 68,趁下之势,左右相称 撇捺居中下俯的字,其捺脚双脚齐平,左右对称。如:琴、吝、各、谷 69,虽宜肥,而勿肿 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 70,虽宜瘦而勿臞 笔画较少,形体较长的字,笔画要适当加粗,切忌细长无力。如:了、寸、才、卜 71,疏而丰之 笔画少的字,就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 72,密者匀之 笔画繁多的字,笔画间要相互迎让,布白均匀。如:赢、鼎 73,堆叠者,消纳之 三角同型的字,在笔画的运用上要有变化。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 74,积累者,清晰之 由下而上堆积起来的字,笔画要合理安排,伸缩有度,繁而不乱。如:糜、零、靡 75,下画宜微长,以承右竖之末 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76,末钩宜微拖似有带下之势 末笔为竖钩的字,竖钩的钩锋稍像左平出,象有萦带下字之势。如:丁、宇、亭 77,之迭中字,宜于上略大而下小 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且紧靠左下。如:远、还、逮 78,画长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横长撇短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而用反捺(长点)。如:矢、契 、莫 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 在一个字中,左竖短,则右竖不宜长;如:作、仰、冲、行 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 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如:臣、巨、佳 81,宝盖之勾,如鸟之视胸乃妙 宝盖的钩,要写得象鸟低头看自己的胸部一样才好;如:官、空、宰、 82,排摹之画,如工之镂物乃佳 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那样才叫精美。如:赫、鹧、鬻(yu) 83,从卩之字,准此 带单耳旁的字,横折钩宜短,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如:印、叩、却 84,从邑之字准此 带右耳旁的字,弯钩稍大,长竖应为悬针,直挺下垂。如:郊、郑、邻 85,从埠之字准此 带左耳旁的字,弯钩稍小,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 如:阪、陔 86,从葵之字准此 带登字头的字,撇伸捺展,两脚齐平,舒展盖下。如:登、凳 87,从祭之字准此 带祭字头的字,撇直捺伸,左低右略高,宽展盖下;如:祭、蔡、察 88,从众之字准此 带乑字底的字,上为短撇,中位垂露竖。如:聚 89,从豕之字准此 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家、象、豪 90,单人旁字准此 从单人旁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仁、仪、俯、休 91,双人旁准此 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徐、循、行、很 92,带竖弯钩字准此 带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乱、色、包
文章TAG:打散重构构成成的打散重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