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宅地证的定义
农村宅地证,是指用于排定农村居民住宅、生产生活用房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使用证书。是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重要产物之一。在农村土地确权发证中,宅基地发放涉及国家税收、土地利用、土地财政等多个方面。
2. 宅地证的发放机构
宅地证的发放机构一般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委会有责任负责农民的土地确权和发证。作为国家的执行机构,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的同时,本地政府的行政管理角色也不可少。因此,农村宅地证的发放需要这三方的共同努力。
3. 宅地证的颁发程序
颁发宅地证一般分为“集体出让+宅基地确权(土地确权登记)”和“农民自持+宅基地确权(土地确权登记)”两种情况。
对于集体出让农民宅基地的情况,由集体经济组织代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经受理出让申请后颁发宅地证。
对于农民自持的宅基地,农民应向当地村委会提出申请,由村委会审核申请,经过公示不予异议后则颁发宅地证。
4. 未颁发宅地证的风险
未颁发宅地证会使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无法得到保障,并且也无法用于抵押贷款或者出售。一旦发生土地纠纷,农民将面临丧失土地所有权、无法获得补偿费用或赔偿等问题。此外,在未颁发宅地证的情况下,农民的土地权益也得不到保障,对农村土地整治、稳定农民土地所有权等方面也会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