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字的载体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东巴文字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最名贵的纸张的种类和介绍、以及用途蚕茧纸(棉纸).宋代:纸呈浅黄,故人们以棉纸或蚕茧纸予以美誉.纸中上品.羊脑笺纸.明宣德年间:此纸用羊脑和顶烟黑窨藏。
1、傣族手工造纸的技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傣族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州一带,在元代的古书中记载傣族地区还在刻木记事,但明代中叶傣族地区已有造纸业,傣族称纸为“缅纸”。缅纸用纤维较好、较细的构树皮制成,纸质薄而柔软、韧性好,主要用于制作高升、孔明灯和书写佛经。缅纸还用于制作油纸伞,即以纸为伞面,上涂芝麻油,是老人丧葬的必备品,意为老人死后可以借助伞飞向天堂。油纸伞除用来遮风避雨,还具有观赏价值。
缅纸是寺庙和尚和活佛抄写经书和学习傣文的必用纸,也是以前抄写医药的必用纸,后来佛寺中和尚学习佛经仍用缅纸。纤维较粗、木质化多的构树皮和含杂质较多的纸浆则用来制造纸毯,纸毯颜色较青黑,厚约5毫米,是老人丧葬死后的垫子,也是傣族男孩升和尚必坐的垫子,以前也是垫床的重要材料。手工纸由于机制的应用、原料资源减少、造纸成本高以及耗薪材大等几大原因,规模已有所萎缩,主要用于祭祀、卫生用纸、丧葬等。
2、最名贵的纸张的种类和介绍、以及用途蚕茧纸(棉纸).宋代:纸呈浅黄,纸质极薄,正面光滑,纤维交织匀细,厚度均一.此纸制造甚佳,绵软易受墨,而且寿命长并抗蛀,纤维细且短,交织均匀且紧密细致,故人们以棉纸或蚕茧纸予以美誉.纸中上品.羊脑笺纸.明宣德年间:此纸用羊脑和顶烟黑窨藏,经一定时间取出,涂于磁青纸上,砑光成笺.黑如漆,明如镜,以泥金写经,虫不能蚀.开化纸(桃花纸).清康熙:质地细腻,
纸薄而韧性强,帘条文不明显.这种纸产于浙江开化,故名开化纸.当今开化纸版本的印书是藏家追捧的热门对象.仿金庶山藏经纸.清乾隆:色呈桔黄等,表面光滑,有斑纹图案,纤维匀称,细致,背部稍涩.纸中有乾隆年间仿金庶山藏经纸印记,此纸是少见的名贵纸.古人特别珍爱名贵纸张,见到后爱不释手,不忍心在上面写字作画,只裁一小条作书画引首.书家珍之.冰纹梅花宣纸.清乾隆:纸质匀细,
3、纳西族文化东巴语言和文字有何历史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放射出璀璨光芒的瑰宝。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活着的原始象形文字”,用这种文字书写成的两万余册东巴经籍,是关于纳西族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进程的百科全书。东巴语言纳西语,一般归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学者认为纳西语界于羌语支与彝语支之间)。
使用西部方言者约有26万人,占总人口的87%。纳西语的基本语序:主语宾语谓语(SOV),东巴文字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东巴文字的载体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